欢迎进入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4年 04月 01日 星期一
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
Huizhong Observation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您的位置:主页 > 惠众观察 >
【信息化教育】面向未来,AI最需要“卷”什么
2024-03-25 返回列表

一浪又一浪,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进化,既为人类铺展出超乎想象的技术前景,也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昨天在上海举行的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就为人工智能(AI)热点话题打造了一个顶尖的交流和对话平台,国内外AI领域大咖们从技术、产业乃至人类本身出发,分享了我们该如何应对AI冲击的想法。
 
“横扫之势”背后的技术短板
 
“大模型将横扫所有行业。”曾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负责AI业务的沈向洋博士如此描述他对AI的判断。目前,大模型对算力高度依赖,最上层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迭代到“万亿(训练参数规模)万卡(训练消耗的算力卡数量)”级,之下则是“千亿千卡”的行业大模型、“百亿百卡”的企业大模型。沈向洋说,面对算力门槛,可以借用一句话“贫穷将会限制想象力”。
 
大模型如此“卷”算力、“卷”参数、“卷”投入,何时会是尽头?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乔宇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未来几年,大模型对算力和参数的消耗,还可能提升1到2个数量级,但这是否足以引导人类抵达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我们真的值得或者说有能力无休止投入算力和能源吗?乔宇认为,这是每个开发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久前,谷歌旗下AI团队DeepMind推出数学大模型“阿尔法几何”(Alpha Geometry),以仅仅1.5亿的参数量,在30道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问题中解出25题,达到金牌选手平均水平。乔宇说,强如GPT4,实际上连一题都做不出,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启示——大模型是否可以通过与其他小模型的结合,开辟一条更高效的AI发展路径?
 
沈向洋也认为,在理论层面,大模型仍有许多创新空间。目前,科学家对机器智能的本质理解方面还有很多欠缺。无论是“文生文”的ChatGPT,还是“文生视频”的Sora,整体技术路线都有问题。沈向洋特别提到几天前在英伟达GTC大会上,“大模型七巨头”在圆桌讨论中形成的看法——未来,应该会出现更好的AI基础理论和模型。“在这个时代,把科研做好,可以形成非常大的影响力。”
 
“海量机遇”背后的创业思辨
 
科学家挑战技术极限,创业者包括软件开发者而言,挑战的则是捕捉机遇的能力。
 
在商汤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立看来,AI创业机会蕴藏在大量“长尾领域”中,也就是说,创业需要针对细分市场、特定需求来进行。徐立说,目前大部分AI生产力工具,其能力停留在“知识层”,也就是那些通过“灌”数据、“背”知识而形成的能力。然而,就像“刷题”培养不出人才一样,只有“背功”的AI一旦要处理变通的问题,往往会束手无策。为此,开发者要更关注“知识层”之上的“推理层”,让AI可以自己找方案,解决“不常遇到的问题”。目前,商汤科技就针对推理层的技术,研发了办公辅助AI“小浣熊”,企业只要为其输入财务数据、产品信息、市场格局等数据,AI就会为其度身定制一份营销方案。
 
硅谷最大孵化器“创始人空间”(Founders Space)的掌门人史蒂夫·霍夫曼列举了几个他看好的AI方向。一是AI员工,作为企业的虚拟雇员,它可以联系客户、写商业计划、面试应聘者、培训员工……随着技术的发展,AI员工甚至可以进化成为AI经理甚至AI老板。二是AI双胞胎,也就是基于真人的嗓音、性格和思考方式,塑造一个数字分身。霍夫曼认为,5年内,AI双胞 胎在替人接电话时,对方将无法分辨真假。
 
作为硅谷最著名的创业导师之一,霍夫曼特别给创业者提出忠告。他强调,虽然看起来AI革命创造了海量的创业机会,但实际上,创业的失败率也很高。他提到一个两难局面:在硅谷,现在如果一个初创项目与AI不怎么相关,那基本上无法拿到投资;但假如创业者认为只要用了AI就可以成功,那也会带来大麻烦。事实上,随着Sora大模型的发布,这条赛道上原本的明星创业公司Pika、Midjourney等等,命运就急转直下。
 
利用AI,但更要超越AI,这是霍夫曼的建议。他说,现在的创业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思考自己业务的“护城河”在哪里,也就是要利用AI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与用户建立独特关系,或是形成独特的技术壁垒。“如果你和大平台直接竞争,那将被碾成碎片。”
 
“强AI时代”将凸显人的价值
 
对普通人来说,探讨AI与人类命运绝对是一个让人兴奋的话题。OpenAI前全球商业化负责人扎克·卡斯就把演讲的重点置于此,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到2030年,通用人工智能(AGI)将会实现,这将带来一个如今的我们所完全无法理解的未来——某种意义上,就像1900年代的人无法理解60多年后人类能够登月一样。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变革,卡斯说他有3个担心:
 
——这会导致人类普遍的智力退化吗?AGI时代,随着AI替人完成各种任务,解决各类问题,人类对AI的依赖真的有可能导致这个结果。为了避开这个陷阱,卡斯认为,开发者在设计AI时,不能只是让它替人思考,而应该激发人的灵感。
 
——它会带来身份认同的困境吗?随着大量工作被AI取代,哪怕人可以“不劳而获”地得到食物、财富,但是,这种将个人与工作彻底分开,将身份认同与职业完全解绑的生活,我们能够适应吗?
 
——它可以真正地与人类的价值观“对齐”吗?如今的父母向子女所传递的那些美好东西:勇气、向善、聪明、同理心……能继续被机器采纳吗?
 
卡斯说,AGI时代,机器能胜任的越多,智慧就贬值得更快。当人不再被工作所束缚,他建议普通人要仔细思考如何生活,特别是要好好利用忽然得到的大量闲暇时间,“我们可以更多地与家人、与相爱的人交流,分享我们的幸福。”在卡斯看来,最重要的是要在AI支配的领域之外,找到属于人的本质属性,比如信任、合作、关爱等。他预言说,未来一个人在世界上的价值,将由他和其他人合作的能力来定义。对于当下火爆的“AI复活逝者”的想法,卡斯直言不讳地说,他很担心人真的以为可以用机器取代人,但机器没有灵魂,不会产生想法。“人应该划清虚与实的界限,未来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互动。”
作者:张懿
来源:文汇报 2024/3/24


版权所有: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