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OECD发布《解锁高质量教学》报告,提出20种实践做法
2025年4月3日,OECD发布《解锁高质量教学》报告。该报告探讨了高质量教学的五个关键教学目标以及教师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20种做法。同时,报告结合了来自40个国家150多所学校的定性见解,以更好地理解在日常教学中实施这些实践的复杂现实。
该报告指出,在一个以快速创新和不断变化为特征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关注有望带来变革的最新趋势或技术。然而,正如PISA参与国所看到的那样,通过仔细研究课堂现状来改进现有的教学实践,可能是解决学生成绩停滞不前的一种强有力的——甚至可能更安全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教学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学校里没有其他因素比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业成功和整体成就的影响更大。
报告指出,研究更细粒度的实践可以帮助克服教学的二分法(例如,进步/传统,主动/被动),并促进对教学及其复杂性的更深入理解。最后,教师需要多种实践,他们可以从中选择与教学重点和目的相一致的实践。报告所关注的五个关键教学目标为:确保认知参与;制作优质学科内容;提供社会情感支持;促进课堂互动;使用形成性评估和反馈。
1.确保认知参与
认知参与的核心是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付出充分而持续的努力,坚持理解复杂的想法或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非结构化问题。为此,教师要确保适当的挑战水平,嵌入有意义的背景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第一手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
认知参与似乎很神秘,因为它很难观察。教师必须仔细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位置以及学习机会的认知负荷。因此,他们在支撑和拓展学生思维方面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同时仔细关注他们如何支持学生反思和管理学习的能力。
2.制作优质学科内容
优质学科内容侧重于建立对学科的深刻理解——从学科的核心思想和技能到如何应用这些思想和技能的批判眼光。教师通过精心制作解释和说明、提供清晰、准确和连贯的内容、建立联系和探究学科的性质来确保学科内容的质量。
它的复杂性取决于理解,一方面,如何回顾学生之前的学习以建立持久的、坚实的理解,另一方面,如何向外看,以确保稳步建立和丰富学科内容中的联系和模式。
3.提供社会情感支持
社会情感支持侧重于培养支持性课堂氛围和建立有利于学习的积极关系。它还旨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教师明确教授社会情感技能,并为学生提供积极练习这些技能的机会。
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虽然受到的关注度很高,但其复杂性部分在于它对教师社会情感技能知识以及如何支持其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4.促进课堂互动
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组织学生合作机会和全班讨论来促进课堂上的高质量互动。
教师面临的复杂性在于建立明确的常规、平衡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权、确保公平的互动环境。
5.使用形成性评估和反馈
形成性评估和反馈是教师通过设定学习目标、诊断学生学习、提供反馈和适应学生思维来仔细评估和指导学生进步的持续过程。
教师必须注意选择不同练习的最佳时机和满足大型和多样化课堂中个人需求的复杂要求,同时确保学生也有自主权来引导他们的学习。
报告指出,所研究的实践表明,这些实践对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结果具有因果影响。现有最好的证据更支持课堂互动和形成性评估实践,而不是认知参与、优质学科内容和社会情感支持——部分原因是这些领域更难概念化和衡量。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哪些实践有效、在哪里、为什么、对谁有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这些实践最有影响力。
一个相关的挑战在于将研究转化为课堂实践,这不仅涉及访问,还涉及解释研究并重新评估既定的习惯。不仅需要更多地关注什么会产生影响,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如何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专业经验和科学知识相互丰富、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
探索教学的复杂性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宝贵的见解。有些做法(例如确保适当的挑战水平或促进亲身体验)比其他做法(例如设定学习目标)更具挑战性。这些更具挑战性的实践需要教师反思的机会,因此需要采取持续、量身定制的方法来改进它们。
但是,高质量的教学不仅仅与教师有关。班级规模、课程设计和更广泛的学校氛围等因素在塑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实施何种类型的实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可以支持或阻碍高质量的教学。学校领导在驾驭这些因素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帮助创造条件,使教师能够在自己的技能上出类拔萃。
资料来源:
OECD (2025),Unlocking High-Quality Teaching, OECD Publishing, Paris,https://doi.org/10.1787/f5b82176-en.
[本文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成果]
本文由“教育国际前沿课题组”(IFRGE)课题组成员整理,课题负责人张永军,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