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4年 01月 08日 星期一
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
Huizhong Observation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您的位置:主页 > 惠众观察 >
【创新教育】意识、规范、机制: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
2024-01-02 返回列表

 
校本课程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在校本课程建设实践中,认识不到位、建构碎片化、开发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从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角度,着眼于意识、规范、机制三个关键要素,提出新时代校本课程建设的三个关注点:树立新时代课程意识,规范校本课程管理,探索研评一体化机制,以期提升学校课程建设质量,推动校本课程高品质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明确规定:义务教育课程要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要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1]。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我国逐渐建立和完善三类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因其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特征,而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是学生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并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  
 
纵观当前区域的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认为课程开发就是教材编写;二是校本课程开发没有规划,碎片化构建情况较多;三是开发不规范,理念陈旧,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的主体,但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对提升校本课程建设质量尤为重要。基于多年的教研实践,新时代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应着力关注以下三个点。  
 
一、树立新时代课程意识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需要教师有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愿和方法,更需要教师有先进的开发理念和科学的课程意识[2],把校本课程建设视作个人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参与,深入思考,实现学校课程的建设完善及个人能力的提升发展。
    
(一)基于学生发展需求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有树立新的课程意识,才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创意地为学生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师生共同研发,动态完善课程。《新方案》强调校本课程原则上供学生自主选择,也就强调了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不仅要基于学校的办学宗旨,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多种课程形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个静态的撰写过程,或是阶段性的成果,它应该具有动态、创生的发展轨迹,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见证,是教师专业成长得以提升的过程,更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  
 
新方案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不仅要关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师特长,更重要的是要把校本课程的服务重心下沉到“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兼顾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杭州某校处在由外地随迁家庭和拆迁户家庭组成的笕桥区域,学校在做家访和问卷调查中获悉,有近20%的学生为新笕桥人,他们希望充分了解笕桥的历史文化,早日融入当地原住居民的生活中去。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实践活动类课程《邮说笕桥》,以邮票作为纽带,从课堂学习向社会实践迁移,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探究活动中,体会笕桥的历史变迁,培养对新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再如《快乐手账》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制作各种功能手账,体会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的快乐,争做身心健康、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生活灵动的幸福“小海燕”。  
 
(二)立足学校教育哲学  
 
学校教育哲学回答“学校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是课程建设工作的起点和归宿[3]。校本课程要立足学校教育哲学和多方的课程需求,它不是“校长课程”,也不是“师本课程”,更不是地方特色或地方文化的一种衍生品。
 
校本课程建设要对应新方案,以育人目标落地的高站位,充分发挥它的“成长跑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增强学生服务他人、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养成坚持学习,坚持实践的精神品质。如杭州某小学自建校以来,将红色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将红色文化创造性融入到校园建设之中,打造建设了一个实景与虚拟相结合“智慧联动”红色文化基地,开发了独具特色的“红色记忆,薪火相传”实践活动类课程。 
 
二、规范校本课程管理
 
随着区域校本课程建设的深入推进,不难发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日渐扩大,课程类型越来越丰富,但从区域校本课程建设的调查数据来看,普度存在课程开发临时、碎片、随意等,没有适切的课程体系,没有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系统,也没有校本课程开发和审议机制。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4],学校应遵循“ 三类课程、相互协调、分层管理、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校本课程开发支撑体系、重视校本课程审议,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的前提下,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稳步和持续发展。
 
(一)对标政策架构课程体系  
 
目前,大部分学校制订的学校课程规划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顶层架构没有走出固有模式或没有对标最新的政策要求。二是校本课程建设缺少中长期规划,结构体系不够科学,阶段性建设目标不清晰,学校办学特色彰显不足。三是规划留存在纸上,缺少宣传和解读,导致一线老师认识茫然,实际操作与学校意愿南辕北辙。  
 
为更好地实施新的课程方案,学校需要进一步研究国家和本省的课改方案,传承学校办学思路和方向,深刻理解新方案的要求,完善校本课程的结构体系。这其中要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要处理好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关系,二要特别注意校本课程的选择性。如《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中提出“学校要继承浙江省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办法”(浙江省的拓展性课程即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5],分为知识拓展类、实践活动类和体艺特长类三类)。要实现新方案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学校就应先做好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以实践活动类、体艺特长类、知识拓展类构成一个计划合理、环环相扣的校本课程体系,每个类别下设若干门独立课程(每一门课程必须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内容设置、实施要求、评价标准和建议的课程纲要)。如某学校立足“以美育人、五育融合”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让每一位孩子拥有真善美品格”的办学宗旨,因地处千岛湖畔,近几年开发了以鱼为载体的系列课程,形成了《印象渔美》的课程体系(见图1)。  
 
图1《印象渔美》课程体系
 
(二)建立课程开发的管理系统
 
校本课程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零散走向整体需要有健全的校本课程管理系统。学校进行课程实施规划的顶层设计时,不仅要对校本课程建设提出明确的近远期的发展目标,还要建构课程开发和管理系统,才能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这个管理系统应包括组织架构以及规范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包括教师的培训机制、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和评价机制等。如某校课程开发管理组织中,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分工,如视导小组每学期要进行一次视导,包括课程开设与实施、随堂听课、学生访谈、教师座谈、家长随访等,及时跟进视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课程的再设计、再完善。同时,学校还设立了校本课程管理专项经费,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师培训以及对外交流等,形成课程建设支撑的保障系统。  
 
(三)重视校本课程审议  
 
校本课程虽然是学校组织开发的课程,但为了保障校本课程符合其应有的育人功能,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学校应对校本课程进行审议。教师要开发课程应首先向学校提出申请,递交课程开发相关的总体方案、课程纲要及教学资源等,再由行政专业人员、专家、校长、教师、学生代表等组成评议团队对课程的价值意义进行评估,对课程的育人目标进行审核,对课程的科学性进行分析,提出修改建议后方可开发与实施。建立校本课程的申报制度,重视校本课程审议,是校本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探索研评一体机制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不应过分追求课程开发数量,而要重视如何打造基于学生发展的、受学生欢迎的、优质的、有学校特色的精品课程。但从区域校本课程建设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课程数量多、课程目标不清、课程内容不成体系、课程评价较为随意等现象。《新方案》强调,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不仅要有规划地开发课程,讲究课程开发的技术和艺术,更要正确把握课程开发的育人目标,以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作为核心指向。  
 
 (一)开展基于课程建设的三级联动教研 
 
“三级联动教研”即以市区(县)校三级联动为抓手,围绕教师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采用“自上而下”的任务布置与“自下而上”的任务驱动方式,充分发挥市级教研指导的统筹和专业引领作用,由“点对点”走向“点带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区域课程建设的发展。通过市区(县)校三级联动教研,拓宽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性质、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课程的实施手段和课程评价方式等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    
 
(二)组织指向问题解决的实操性培训
 
调研中发现,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积极性,但因缺乏时间精力、缺少专业引领、缺少团队合作、缺少硬件设施等原因,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根据以往教师培训的实践经验,基于问题解决开展的实操性培训效果较佳。组织者通过培训前的小调查了解到教师的需求,针对教师提出的需求,用专家引领式的观点报告或沙龙式的研讨方式以及反思性的学习交流,解决个性化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教师只有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以及培训,才能更好地掌握课程设计、实施创新、评价革新的知识和技能,也只有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提升了,才能真正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  
 
 (三)做好评改一体的自我革新  
 
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进行监督,是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一项保障措施。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也对区域课程建设推进有极好的辐射引领作用。如区域实施二轮课程评审(初评和复评),能很好地实现区域校本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初评是由课程专家通过审读申报课程的相关材料,如申报表、学校课程整体规划或方案、课程纲要、学校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料等,选出入围课程。初评入围的课程再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师生访谈、推门听课、分组汇报答辩等流程,由复评专家组合议确定是否成为当年的区域精品课程。实地考察调研旨在促进课程的实施;分组汇报答辩过程是开放的,答辩的目的是让课程组发现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专家点评的目的是让课程组再次分析诊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完成课程的优化和迭代。在汇报过程中,来自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呈现出来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实施方法及创新的评价机制都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源。二轮课程评审可以切实起到以评促研、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作用。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远工程。《新方案》为校本课程赋予了新内涵,需要学校重新审视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意义。区域层面有责任也有优势,抓住关键要素,立足学校特点,推动校本课程的高品质建设。
   
作者:俞丽萍,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杭州 310000
来源:《教师教育论坛》2023年第10期


版权所有: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