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3年 11月 08日 星期三
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
Huizhong Observation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惠众观察 您的位置:主页 > 惠众观察 >
【创新教育】未来教育的服务愿景
2023-10-30 返回列表
 
基于泛在的智能技术与智能教育环境,未来教育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新的未来教育服务愿景,能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感知与交流的接口,让学校成为开放的学习社区,能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支持移动学习、大规模协同学习等多种学习活动。未来教育将通过智能技术来分担大量烦琐的、机械的、简单重复的教与学的任务及管理任务,让师生将更多的心理资源(如注意力、创造力、动力系统)投入到更为复杂的、更有价值的教学、学习及育人任务中,从而促进学生批判能力、创造力、习作能力、社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按需供给的优质教育资源。进入智能时代,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的供给将会出现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从优质资源稀缺到极大丰富,从教学内容的单一固化到提供适应与选择,从政府单一主体供给到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每个个体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获得适合他们的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和服务。
 
一是线上线下结合、多元供给的教育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只要有互联网,人们就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覆盖各个学科领域、各个层次和阶段、各种形式和方式的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与服务。这些资源与服务不仅涵盖传统的大学课程,还包括各种专业技能和兴趣课程;不仅面向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终身学习者,还服务于特殊人群。这种海量资源开放供给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地域、年龄、经济能力等各种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选择。
 
二是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来源于学校,还来自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大课堂和社会专业人士。传统的教育资源生产方式是由专业的教育机构或个人提供,而现在的教育资源生产方式是由广大的教育参与者共同参与和贡献。通过网络平台,参与者可以将教育资源的生产过程开放给所有感兴趣的人,让他们提出需求、提供资金、分享经验、贡献内容、评价质量等,经过权威机构汇聚筛选后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提高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基于众筹众创的优质资源,未来教育可以提供“人人教、人人学”的教育服务,打破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让任何有专长知识和技能的人成为教师,任何有学习需求和兴趣的人成为学生,充分利用全社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三是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正在从传统的、集中的方式向更加灵活的、个性化的方式转变。未来教育可基于人工智能系统将先进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学习者的需求、特点、知识结构和学习主题等个性化信息,主动推送与用户需求高度匹配的服务和资源。这种个性化推送不仅提高了学习者的效率,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容易地实现学习目标。
 
按需供给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公平和开放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育生产效率极大提高,服务取决于需求,供给不再稀缺,每个学生都可以轻松获取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服务,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偏好进行学习,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未来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利用智能教育环境的特点,将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体现出与传统的工业化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显著区别。工业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多是统一的、流水线模式的,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兼顾规模化与个性化的要求,在服务大规模人群的同时,为个体学习者提供选择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培养。
 
未来教育应基于现代科技和智能技术,全方位覆盖大规模的学习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各种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选择,并理解和满足其需求,是一种人人皆可获得的教育生态。未来教育应使得未来的社会公民都普遍具备适应未来智能社会的基本素养及应对未来社会和职业挑战的能力。
 
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在通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调每个学习者的独特性,它不仅关注核心学科的知识传授,还强调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和社会情感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考虑到他们的兴趣、先验知识、学习风格和认知差异,通过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需求和优势,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确保学习者在最适合他们的环境中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实现“真正为每个人而教育”的目标。未来教育将促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组织的形态。这意味着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将参与到教育决策中,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家庭价值观。教育将从传统的教室环境中解放出来,变得更加灵活,借助现代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术水平和需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和需求来定制学习方案。
 
人人平等的学习机会。未来教育中,每个人都有同等的参与和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和条件,追求全纳、公平、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成为未来教育确定性的发展方向。“全纳”体现了教育的可获得性和包容性,赋予了所有儿童、成人受教育的权利;“公平”体现人人皆可获得与其个性、能力、努力相匹配的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消除在教育入学、参与、维持、完成以及学习结果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排斥、边缘化等问题,尤其需要消除在性别、弱势群体方面的不平等问题;“优质”是指教育系统能够提供有效和高效的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具备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参与社会发展,实现个人成长。[9]为此,国家应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每个人不因性别、年龄、民族、地域、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等因素而受到教育的歧视和剥夺。这是一种基本的人权,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进步的重要途径。
 
未来教育服务将以智能技术来推进学习机会的平等,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与分配机制,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足够丰富的教育设施、师资、课程、资金等,只要有合理需求,就能获得支持服务。智能技术的普及将使学习资源随时随地可获得,这将有助于消除地理和经济等差异,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习机会。教育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校学习,而是融入社会、家庭和日常生活中,以满足个体终身学习的内在需求,实现了“无缝学习(seamless learning)”的理念,并提供“人人都可以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学习者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成长情况存在差异,世界上并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均衡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始终有限。未来教育服务会极大丰富,内卷的竞争性教育需求将逐渐消弭,而人们对灵活、个性化、优质教育的需求会愈发迫切,教育服务方式将呈现从“标准生产”转向“个性定制”的态势。未来教育强调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够获得与其个性、特长、能力相匹配的教育服务,其“人人平等”的内涵不是追求教育条件和教育过程的一致性与统一性,而是追求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优质性、适应性,以实现一种基于个性、尊重差异的均衡,是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足够丰富的基础上,提供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实现个性发展的教育服务。
 
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面对智能时代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变化,我们的教育理念要作出改变,不能局限于对分数或学科知识的过度关注,而应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关注学生心智成长,着力塑造学生的主动能力、创造力、社会能力、价值观、意志力等,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以及善良、宽容、勇敢等良好品质,确保学生能够具备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沟通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维度的核心素养,使其富有学识、智慧和实践能力,能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承担责任,成为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未来的领导者。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学生对未来世界的探索和适应,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创新思维、跨界协作、解决问题,使之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挑战的自信与勇气,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和社会挑战,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OECD学习指南2030》[10]认为,面对着充满变革且不稳定的新未来,如何帮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实现“在陌生环境中的自定航向”,以找到应对不确定性的正确办法,最终实现自身、社会和全球的福祉非常重要。他们将建构“学生主体性”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并特别强调学生变革社会和塑造未来的能力。
 
未来教育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学生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知识构建者。这意味着教育不再只关注知识的传递,而是支持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应用与创造。学生将被激发去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素养导向的教育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积极鼓励人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以应对不断涌现的挑战和机遇。这有助于个体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知识,保持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外,未来教育将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学习不再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个体将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学习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探索问题,克服挑战,积极参与知识共享和社交互动。这种自发和自觉的学习过程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使学习贯穿于个体的生活中,伴随人的精神成长。
 
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评价。未来教育的评价,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品性和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它利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来提高评价的质量、效率和公平性,并支持个性化和自适应的学习。它涵盖新技能,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合作、沟通等,以及跨学科和全球性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反映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11]它有评价过程隐性化、评价项目开放化等特征,评价的过程将嵌入学习过程之中,评价是过程性、实时性和适应性的;评价项目不再是面向某个特定的群体,未来评价更多兼容平等性、特殊性和通用性,且具有适应性,使得人人可以参与评价项目。
 
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测试与评价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朝着细致化、个性化、全面性和发展性的方向发展。[12]首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重构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特定时间点上的成绩和表现,而未来的评价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过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学校和教育机构将能够实现从宏观群体评价向“微观个体”评价的转变。这意味着评价将更具个性化,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其次,评价方式将从总结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未来的评价将不仅关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将重点关注他们的学习潜力和进步空间,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发展,以鼓励其积极学习和自我提高的动力。同时,评价将从单一知识学习评价走向综合素质评价。除了学科知识,评价将更多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个维度。这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支持和指导。此外,评价也将融入学习过程,成为个性化学习的一部分。通过实时数据追踪和个性化算法,评价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即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进步方向。这种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将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实现更高水平的学业成就。当然,在评价过程中,学习者的隐私也需要得到充分尊重,评价系统必须遵循隐私保护原则,确保学生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同时充分利用数据来支持学生的发展。
 
育人为本的数字教师。教师的核心工作是教书育人,智能技术的发展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作方式也将有很大的改变。未来的教育采用人与人工智能合作的模式,要充分利用机器和人类各自的优势,提高教育的效率与效果。过去,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取代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完成大部分知识性教学,教师的角色将变得更加多元,成为学生的导师和启蒙者,发挥人类在创新、决策、情感等方面的优势,承担设计和监督教学、激励和陪伴学生、引导和启发学生的任务。以下工作将成为教师工作的新的重心:学习服务设计与开发、学习问题诊断改进、个性化学习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社会网络连接指导、学习问题诊断、心理健康管理与疏导、信仰和价值的引导、发展性评估与改进、生涯发展规划指导、同伴互助专业成长、人机结合教育决策、AI教育服务伦理监管等。[13]
 
教师需要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变化,积极有效开展教学,关注学生社会情感智力的培养,参与学生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幸福。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塑造学生的品格、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同理心、合作意识和尊重。教师还应该在教育中强调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和协作,培养出具备创新、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学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帮助学生不仅在学习领域取得成功,还能在社会和职业生涯中成为有价值的个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未来的教育应该是幸福的、人本的教育。教育要尊重生命、发展生命,使每个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灵魂对灵魂的启迪。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成长奠基。人工智能将会带来教师智力劳动的解放,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学生心灵、精神和幸福,与学生平等互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实施更加人本的教学,使得学生更具有创造性、创新性。
 
动态开放的学校组织。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学校组织及其教育服务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朝着更加动态开放的形态演进,形成弹性适应的未来学校组织结构,能够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能力、兴趣和目标,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评价方式,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和协作化的教育,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未来的学校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和教材,而是会演化为提供泛在的、自由探索的、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智慧生态环境,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学校组织的时空结构将被打破,从静态封闭到动态开放,从条块分割到联合协同,从定时定点有限供给到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组织管理向扁平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学校将是人人教、人人学,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学习共同体,是集体智慧聚变的节点,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的、连接的智慧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空间。[14]
 
学校组织将呈现一种全新的模式,学校不只是学生的学习场所,也是学习中心,提供各种服务以促进自组织学习的实现,鼓励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终身学习者、问题解决者和社会参与者。学校将连接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工具,提供实地考察、实验室研究、社区服务等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校将鼓励社会互动,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育者以及专业人士能够进行交流与合作,并提供跨文化交流、团队合作的机会。学校将提供各种跨学科实践项目,让学生整合多学科领域知识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知识和技能,参与社会项目和全球性问题解决。学校将支持终身学习,让学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需求和社会挑战。学校将突破现有课程结构和教师身份限制,基于学习者的特定需求灵活安排时间,准许社区行动者、家长等非教学专业人员参与教学并发挥重要作用。[15]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愿景》,刊载于《学术前沿》2023年第18期。


版权所有: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